《梅山图》瑶族文化瑰宝
1984年,在观音瑶族乡水滨村发现一些画卷,观音瑶语叫“辽(音liáo)”,并无汉称,译成汉语是“箓”的意思。一些专家根据观音瑶族信梅山神,奉梅山教的特点,定名为“梅山图”。不少专家认为它是目前中国唯一的、保存最完整的反映瑶族历史最深刻、内容最丰富的瑶族文物。
梅山图始作于明代,现在这幅至今已保存了300多年。梅山图是在家机布画成的彩色油墨画,是用于还愿和祭奠物品。图中描绘了梅山神祗维妙形象,渲染了猎狩、娱乐、生活的场景,反映了瑶族多神崇拜的宗教特点,揭示了瑶族婚姻风俗事象,寄托了瑶族同胞美好心愿,是研究瑶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。
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于2003年首次公开展出了瑶族《梅山图》,不少专家认为它是目前中国唯一的、保存最完整的反映瑶族历史最深刻、内容最丰富的瑶族文物。《梅山图》最早发现于1984年,当时恭城县委、政府组织民族工作组,以县人大副主任李绍任为组长,抽调县志办部分人员为成员下乡调查。7月中旬,刘少仁到了观音瑶族乡水滨村,在村支书周民统的介绍下,于村民周安富家中发现了2幅破旧不堪的《梅山图》。刘大为惊喜,把画图挂在檐前排放的薪柴上,用相机拍摄了黑白卷30多张。回县后,由莫纪德冲洗放大。这些画卷观音瑶语叫“辽(音liáo)”并无汉称。大家聚在一起,根据观音瑶族信梅山神,奉梅山教的特点,定名为“梅山图”。不久,李绍任向广西瑶族研究会黄钰和张有隽寄出了几张图片,梅山图自此定名,并推向外界。1990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恭城瑶族自治县,县民委编印了《广西恭城瑶族历史资料》作为县庆宣传资料之一,其中刊载了3幅梅山图黑白照片,推介面稍有扩大。1995年,原籍观音的县档案局长俸斌对梅山图极为重视,在观音乡井头屯一俸姓村民手中,将梅山图收购并珍藏于县档案馆,正式作为瑶族文物予以保存。2003年2月“桃花节”之际,恭城县委、政府为扩展瑶乡历史文化宣传、将梅山图复制并展出,由此而公之于世,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。
(一)梅山图的内容
梅山图始作于明代,万历年间(1573—1615)因“年久失修,破烂不堪”,临摹再绘。“乾隆九年(1744)俸胜叔侄发心举保头首,请画匠(周大成)描彩神簶一堂,开光完成。”“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0)庚子岁十一月廿六日光旦”又由水滨村周增莲重绘。乾隆60年(1795)盘姓又请狮公塘盘增美等画神祗图3卷。至今已保存了200多年。梅山图共分12卷,是在家机布画成的彩色油墨画。其中横幅画9卷,最长的22.50米,最短的4.5米;条(纵)幅画3卷,长度1.1—1.5米。画卷宽窄不一,最宽0.57米,最窄0.16米。总长99.18米,总宽4.18米。在9卷横幅画中,5卷为纯梅山神祗图,2卷为神祗、祖先混合图,2卷分别为俸姓和盘姓祖先图。纵幅画分别为三皇图、李王图、盘姓香火图。画面共绘有608位神祗,147位俸姓、37位盘姓祖先像,另有吹笙挞鼓3个画面15人,打猎捕鱼3个画面11人,打糍杷8人,合计880个画像。
梅山图描绘了梅山神祗维妙形象,勾勒了俸、盘姓历代祖先音容姿态,渲染了猎狩、娱乐、生活的场景。反映了观音瑶族多神崇拜的宗教特点,揭示了瑶族婚姻风俗事象,寄托了瑶族怀念梅山的美好心愿,是研究瑶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。
附:梅山图神像人物统计
编号 |
画幅长宽 |
神人像个数 |
画幅名称、分类统计、说明 |
1 |
22.50×0.30 |
225 |
神祗图,神像99个,另外挞鼓4人,吹笙2人,捕鱼3人,打鸟1人。 |
2 |
13.90×0.30 |
86 |
神祗图(俸姓),其中种养2人,采花4人,采桑3人。 |
3 |
2.55×0.36 |
24 |
神祗图(盘姓),其中种养2人。 |
4 |
8.90×0.38 |
76 |
神祗图(盘姓),画像已模糊。 |
5 |
12.6×0.26 |
109 |
神祗图(盘姓),画像已模糊。 |
6 |
17.6×0.25 |
186 |
神祗祖先图,1-75号神祗部分有挞鼓2人,买杀牲3人,打猎3人。76-186号祖先79人(女59) |
7 |
9.1×0.19 |
61 |
神祗祖先图,1-32号神祗部分有吹笙2人,挞鼓5人,打猎3人。33-56号祖先25人(女13人)。 |
8 |
3.76×0.27 |
45 |
俸氏祖先图45人(女19人) |
9 |
4.5×0.16 |
38 |
盘文茂支系祖先图38人(女17人) |
10 |
1.1×0.5 |
7 |
三皇图 |
12 |
1.50×0.57 |
12 |
盘姓香火图 |
合计 |
99.18×4.10 |
880 |
神祗608个,俸姓祖先147个,盘姓祖先37个 |
在观音,《梅山图》除了井头俸姓以外,水滨的周姓,白荆铺蒋、盘、何、杨、俸5姓,狮塘李孟姓,杨梅李姓,观音山盘、陈姓,蕉山俸姓,大坑底盘姓等各排都有。画幅长短不同,神祗祖先神像多寡不同。由于后来丢失和损坏,没有保存下来。
(二)梅山图的功用
恭城古分东西北三乡,瑶族按地域和姓氏归类称谓有势江五姓瑶(陶卢俸凤赵),三江伸家瑶,西岭新合瑶,嘉会唐皇(黄)瑶,栗木平地瑶,观音平川瑶。在瑶族老人中普遍有伏羲兄妹(人类来源)传说,盘王娶平王公主(或吹笙挞鼓)传说,飘洋过海(长江或洞庭湖)传说——梅山(宝庆府)传说,除栗木平地瑶(唐初入恭城)以外,还有千家垌的传说。
《梅山图》的主要功用之一,就是用于还愿。观音瑶族称之为做“洪门”,或称“五冬洪门良愿”。还愿起因于“飘洋过海。”传说瑶族先民由北往南迁徙时过大海,遇到大风大浪,各船的人分别向盘王、婆王、李王(哪咤)等(祖先)神祈祷,如果能使大家平安渡过大海,以后就以某种物品祭奠供俸,子孙后代永志不忘。后来果然风平浪静,经过七天七夜的漂流,终于平安到达彼岸。各姓氏(或团体)瑶民,不忘誓言,代代相沿还愿。还愿届期,有一、三、五年为一届的,也有七年、十二年为一届的。期年祭日有六月六、六月二十三、九月九、十月十、十月十五、十六不等。祭奉物有猪、牛、羊(或野猪、野羊)或者山老鼠。还愿名称有祖公愿(敬盘王),歌堂愿(敬婆王),请兵愿(敬盘王)、盘王愿、李王愿等。观音瑶族除五年一届在井头大庙还盘王大愿以外,各支系又各有愿主,观音山盘姓十月十五还盘王愿,杨梅李姓十月十六还婆王愿,狮塘李姓还李王愿,水滨周姓还周(渭)王愿,蒋杨姓于六月六还白马大王(黄飞虎)愿等。
期年还愿,还分三个环节,即许愿(向愿主提出愿望要求),申愿(再次申报愿望),勾愿(还愿、酬报)。水滨周姓三年还一次三皇五帝愿,于三月三烧香许愿,六月六申愿,九月九勾愿。还愿地址,多在主神庙或者祠堂。
还愿时最为隆重,一般是用2天3夜。第一夜张挂梅山图由师公发请柬,遍请36方梅山神祗,历代祖公祖婆,四邻寺庙神主神灵,除此还请长鼓一郎、短鼓二娘、横吹三郎、拍板四郎、吹笙五郎、长衣六娘、消斋七郎、散福八郎、花盘九娘、倒坛十郎、十一瑶师、十二瑶女(歌仙)到场,以酬谢他(她)们对愿神(主)的帮助与支持,实现了瑶族子孙的愿望。第二天,款待各路神祗、历代祖先。按一日四餐的程序祭奉。唱《请迎歌章》,按神祗主次和作用,唱1—4首颂歌。一边款神、一边吹笙挞鼓娱神。唱完《请迎歌章》再唱《颂杨歌》、《陪录歌》、《坐江坛》等歌章。第三晚,再次设盛宴,送诸神。每次还愿都兴把嫁出去的姑娘姐妹请回来参加活动,所以也有“姑娘愿”的俗称。还愿时前二日吃斋,第三天才杀猪(牛)开晕。
观音乡瑶族,自明初入居以后,一直较稳定地生活在这片地域上,形成了繁盛的宗教文化。该地奉行的梅山教,属道教主要支派,亦称淮南教,通用一套唱本,但师公所用法杖标识不同,梅山教用普通(狗头)杖,淮南教用龙头杖。作为人神联系的使者,师公享有较高的地位。大凡男孩在10岁以后,都要经过度戒,聪颖好学的经过向师公学习唱本,经习各种宗教活动,然后戒卦出师。稍次的就学习吹笙挞鼓。这种娱神舞蹈,一般由2人吹笙、4人挞鼓、1人打锣的配对组成。舞蹈分为七个套路,分别为盘王舞(文官舞)、女鼓舞、将军舞(武官舞)、招兵舞、四季舞(丰收舞)、土地舞、回龙舞。用时约3小时,还愿时至少要2支舞蹈队。不会吹笙、挞鼓的就只好去做厨、打杂。如此而来就形成了一支较为庞大的宗教文化队伍,解放初期仅水滨村就有28位师公(现已频临失传)。
观音瑶族宗教文化反映在具体建筑上。一是寺庙多,整个观音有36庵72庙的传说,现在能叫出名称的有32座,各寺庙一神为主,多神相伴。二是神亭(或称挞鼓亭)多。水滨村的水滨、矮寨、白荆铺、莲花、狮尾、石坪、旱地、茶源;狮塘村的狮塘、蕉山、新村、老虎塘;洋石村的洋石、杨梅;观音村的观音山、老洼、洼里、大坑底、井头都建有神亭,特别是狮塘一屯建有3座。这些神亭相当于其它瑶族村寨的“码头”,主要用于祭神和娱神。现在成了各屯的风景亮点,成为人们集中休闲的去处。三是宗祠多,观音四村共有15座各姓宗祠。
梅山图的第二个功能,就是祭奠师公时张挂于堂屋。传说,很早以前瑶人飘洋过海后就去到梅山居住,梅山方园800里,分为上下左右36垌,瑶人在垌中开田种谷,垦山而食,男耕女织,打猎捕鱼,生活自给自足,幸福自由,是最理想的瑶族聚居区。南宋时皇朝派大兵进梅山,要瑶人投降皇朝,缴纳皇粮。瑶人不服,纷纷出逃,有的逃到千家垌,建设了第二个美丽家园。瑶人怀念梅山,把原来经习的教派称为梅山教,信奉的神祗称为梅山神。师公辞世以后,不管其家庭贫富如何,他的师兄师弟,徒子徒孙都要前来做道场,唱梅山歌章、吹笙挞鼓、隆重祭奠。师公们唱念经文将死者亡灵送到梅山,经过十道山险水阻,到达梅山洞。再经过十道门关,进入中心殿堂。这是最高级别的待遇,一般的老人做道场,只能送到梅山十垌而止。在外意外死亡的不但不能做道场,尸体还不能抬进堂屋,只能薄葬,三、五年后另行检骨安葬。对梅山的怀念,逐渐演变成瑶族人民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。
(三)奇特的瑶族族谱
《梅山图》除了梅山神像以外,还有历代祖先画像占据着“半壁江山”。要解开其奥秘,首先必须弄清观音瑶族来源及其演变过程。
宋史称恭城北乡为平原。横贯北乡的栗木河为平江或平川江。其上游称(今观音)为平源或平川源。明初,恭城先后暴发了梁朝天、雷虎子聚众造反事件,官府曾招募2支壮民、2支瑶民兵勇前来征剿。事平之后这些募兵,携家带眷被安置县境东西北三乡,共中一支瑶民被安置在平川源,成为招主的佃耕民户。这些瑶民瑶语自称为“岔”,汉语自称为平头瑶或狗头瑶,外称为平川瑶和平源瑶。
明嘉靖初年,平川瑶不堪忍受招主的欺压与盘剥,遂起反抗,双方持续械斗多年,“死伤千余命”。嘉靖九年(1530)以水滨周贵清为首将招主诉告县衙,县令亲赴其境审理裁决。“抚退王铭贼”,将田亩丈量入册,按田纳赋,根据地域和居住状况,将整个观音划分为11排(其中大畔瑶于乾隆年间划归湖南),各举排头,统一完纳皇粮国税,管理山场地界。因有涧里源山岭阻隔,使平川源自然划分为上下2垌,上垌蕉山、狮塘、水滨、黄茅岭、白荆铺各为一排(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)下垌观音山、大坑底、洋石、杨梅山、井头各为一排。自此又产生新的称谓,内称按地域为上五排、下五排,外称五排瑶,沿袭至今。1985年,国家民委语言专家到栗木、观音考察,根据其语言特征,冠名为“平地瑶”。
十排的划分是上宪分而治之的统治之策,但在具体管理上又赋予平川瑶各排以管理权属,因此,瑶民自然地由佃民升格为“招主”。原已外逃永明等地的瑶民,又重回原籍“复业”。但此时因数年械斗,人烟稀少,各排各户遂“招板瑶为佃”,垦田开地,光复生机。清代中期,又招来不少湖南宝庆府人入山佃耕,扩展经济。自明代嘉靖至民国结束的420年间,平川瑶基本上以排为单位从事管理、宗教、生产等活动。明末清初,用于做“洪门”的《梅山图》在各排或各大姓中,也就先后仿效和推出。
恭城瑶族大凡还愿,除请来梅山各路神祗,隆盛祀奉以外,同时还要奉请历代祖师,历代(家)祖先,领受“款待”,由此而产生了附在梅山神祗图之后的历代祖先图。这种源自于仿效汉族族谱——记载历代繁衍历史的祖先图,远远超出了其记录功能和纪念作用。《祖先图》虽不是真实而具体的人物描绘,但其形象鲜活,入目了然,为后代的传承光大产生激励作用,《祖先图》是瑶族族谱的首创,堪称瑶族志记一绝。
今观音乡辖(上五排)水滨、狮塘,(下五排)观音、洋石4村30屯78个村民小组,2283户8788人,其中主要瑶族姓氏有盘周蒋俸李何唐杨孟赵等14姓,瑶族人口6179人(不含政策性瑶族),占总人口70%。在平川瑶中有几个姓氏是后来改换的,狮塘李姓于明嘉靖年间,第3代政文公生8子,遂将大的3个儿子改孟姓,小的5个儿子仍承李姓,以便2姓联姻,而不为耻笑。清同治年间观音山盘荣卿考中秀才,因姓盘属瑶人而不予功名,其后伪纂《颖川陈氏宗谱》改名陈荣卿,二次投考,得遂心愿。其后大坑底盘姓改为朱姓,老洼盘姓一支也改为王姓。上五排周、李、俸姓,接受汉族宗谱文化较早,从入平川源开基始祖以下各代都按字辈排列。传说俸姓原姓邓,从千家垌逃出来以后就改了姓。来平川源始祖叫俸富山,历代班辈为“富朝庭,仁义礼智信,启政瑞升显,君臣国之常,永盛吉祥。”现已排到“祥”字计22代。观音井头、水滨莲花、狮尾的俸姓都属蕉山俸姓的分支。
由“十排排头名单”中获知、井头排头叫邓俸三九(三九意为第三房排行第九)。说明井头俸姓在明嘉靖之前,已经迁居井头与其它姓氏人群组成一个单位团体。《梅山图》之俸氏祖先图中,并无邓俸三九的画像和名号,而只写“历代祖师”的泛称。其后以俸智光为第一世,直至“常”字辈。按蕉山俸姓字辈计算,“智”字为第7代,“常”字辈为第18代,尽管图中排列有些紊乱,但能基本理清其代际为12代,即祖先图绘制了这支俸姓13代祖先。同时3卷俸姓祖先图也是分房绘制的,而且祖先画像延续到了民国年间。画师不再是清初水滨村的周增莲(周氏第14代),而是水滨村大田头屯师公周玉刚。
在祖先图中共有147位祖先画像,其中女性占78位,按其姓氏推测,全系同地域姓氏。同(俸)氏27位,占总数的35%,如果排除同姓婚情况,则说明入赘(上门)婚占有相当比例。平川瑶婚俗,一般入赘婚均男随女姓,且随女方班辈另取姓名。如带家产入赘,且能自立其业的,可保留原名原姓。在《梅山图》第6卷俸姓祖先图和第9卷盘姓祖先图中,均出现盘文茂画像。盘在俸氏中为第7代,在盘氏中为第3代,且有“盘文茂妻何氏五姑,周氏三姑”画像,可断言为盘文茂系接养至盘家继嗣,改姓为盘。其(侄)孙盘光达等,捐资绘制祖先图和香火图,功不可没,俸氏家族乃认可其为本氏支脉,共同酬还祖宗大愿。从这一事象我们可以考察到平川源婚俗状况,还可理顺俸盘姓的亲缘关系。